108課綱 國語文教學方向的變革

國語文領域 第五次開會資料   整理者:陳翠吟 老師


108課綱   國語文教學方向的變革


前言


   此次108課綱修訂的最大共識,國文是孩子的第一母語,孩子要用國文再去學習其他科目。以前都只是教孩子「學國文」,現在要教孩子「用國文」。


變革一文本類型更多元


   想要孩子有自學能力,就得要接觸各種類型的文本。例如:科普文章、雜誌報導等,都是真實生活中自學的媒介。而這是全世界的教改趨勢,如中國大陸、香港與新加坡等地,都嘗試訓練孩子學習自己去閱讀,要熟悉各種文類,文本形式,而這值得我們台灣借鏡。


變革二課文選文長度變長


   只要看過教科書,都會發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文本,都比教科書長,這是因為台灣課本都有頁數跟字體上的限制。然而這樣的限制,卻會讓文本結構不完整,文學描述與傳達的訊息不清楚。因此,我們教學內容應該要符應生活情境,讓文章回到該有的完整度,讓孩子的閱讀理解更全面性,而不至於太過片段與偏頗。


變革三明列學習策略,增加自學篇章


   108課綱很強調學習策略,明訂出孩子應該學習到哪些學習策略?未來教科書編纂的趨勢,是會直接列出重點,教孩子如何做摘要,以及如何提問等等。


未來,我們教學的走向,應該先讓孩子知道「怎樣算看懂一篇文章?」而不是給予很多學習素材,卻從來沒教孩子該如何去閱讀,閱讀的策略有哪些?


1.  學了學習策略,希望孩子由自學篇章中試著應用,由老師從旁輔助。[如國小課本,各單元重點後的閱讀敲敲門]


2.  孩子要有批判能力,要有閱讀視角,而這都來自於平日累積的文化涵養以及教學事實的議題融入。


3.  未來的教學,不能只拘泥於字句上頭,108課綱刻意淡化修辭,只有寫作特色。希望孩子能掌握整篇文章重點,而不是只記住修辭,只背誦國學常識。


變革四學習階段語文學習重點的再聚焦--國小:除了讀寫,也重聽說。


1.  中低年級:注重語文基本語文能力的培養,也就是聽、說、讀、寫。


2.  高年級:開始加入文學美感與批判思維等面向。


因為傳統考試只考讀和寫,所以聽和說在課堂上就變成「融入」教學中,卻常常融著融著就不見了因此,108課綱強調教法要有所改變,要讓孩子學習與人對話,學習進行小組討論,了解他人言論背後的想法以及立場。進而學著從對話中,形塑自己的觀點,並能闡述自己的看法


留言